400-921-5598

热点推荐

数智化能源管理平台如何赋能零碳建筑的建设和运营
来源: | 作者:上海方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 2024-06-28 | 591 次浏览 | 分享到:
数据显示,公建楼宇使用阶段总能耗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以上。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特别强调了“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因此,如何实现建筑能源供需过程全链路提效,使绿色能源得以在不同建筑场景更好地落地,成了政府和企业的一门重要课题。

平台概述

方融科技的建筑零碳管理平台是为单体建筑设计和开发的一套节能降碳的管理平台。单体建筑通过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及微电网的一体化智能调控,实现建筑的能源基本自给自足,达到零碳或者近零碳的目标。


平台功能

一)实时监测
1.1发电监测
平台实时监测和统计所有发电的情况,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充电和储能放电等,包括日发电量、月发电 量及年发电量,进行多级分类统计,通过图表直观展现发电数据的趋势等。

1.2用电监测

平台实时监测和统计所有用电的情况,包括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动力用电、插座用电,也可以按照区域进行用电分类统计,通过图表直观展现用电数据的趋势等。

1.3双碳监测
平台实时监测和计算建筑的碳排放量和减碳量,统计每日碳排减碳、每月碳排减碳及累计碳排减碳。并通过碳排和减碳的趋势及对比分析,清楚掌握建筑的碳排情况,为零碳目标做数据支撑。

1.4用水监测
平台实时监测建筑用水情况,市政供水、灌溉用水、雨水回收、卫生间用水等分别计量和统计,精细化管理用水,避免漏水及浪费用水等。

1.5 微电网监测
平台实时监测电网供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充放电及用电情况,根据微网示意图了解建筑微网的微网运行模式、储能工作模式及发用电情况。

1.6 环境监测
平台实时监测室内外天气情况和室内环境参数,在节能的同时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

二)、运行监控
2.1)运行管理
主要是对建筑所有能源相关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建筑的运行概况、详细的数据分析、新能源分析、统计报表及报警管理等。

2.2)新能源分析
对光伏和储能进行健康度监测,逆变器、汇流箱、储能PCS、电池组等全面监测,并用不同颜色表示转换效率,转换效率过低时及时报警。

2.3)数据分析
对并网点、逆变器及光伏组串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包括运行状态、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实时数据等,保证新能源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

2.4)统计报表
平台支持通用报表、统计报表、定制报表等对运行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数据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为运营管理者提供简单便捷的报表管理。

2.5)能碳报表
平台支持对能碳数据生成一系列报表,能碳总报表、能耗抄表、能耗用量报表、单耗报表、通用报表及定制化报表等,满足用户对用能、碳排、减碳数据的全面分析。

2.6)能耗分析
根据建筑用能特点和建筑用能分类,灵活设计多层级能源管理架构,实现对关键能耗区域、设备的能耗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能量平衡、能耗对比、能耗排行、能耗分时、单耗分析等。

合作案例

1、项目背景
该图书馆位于甘肃天水,是中国首座零碳图书馆,建筑面积776平米, 功能区包括阅览室、中庭、休息区等。项目建设了48kWp屋顶光伏,10kWp风力发电机,200kWh储能。 
2、客户需求
1)零碳运行,建筑能源可实现自给自足 2)安全监控,发电和用电数据实时监控 3)智能控制,平台可远程控制设备启停
3、解决方案

养正图书馆零碳运营平台,围绕零碳运营理念,最大化做到用电自给自足。平台依托方融科技的独创e-CIM全景能源网信息模型体系和五维能源数据库体系,利用“云大物移智”先进技术,确保支撑多源、异构、多样、大量的能源智慧管理。前端界面风格采用轮播、层级切换等动态效果。平台主体功能包含:用电、用水监测、发电监测、储能监测、微电网图形化展示、环境系数监测、碳排减碳消纳折算、空调照明远程遥控等。

4、客户收益
1)全面监测发电和用电数据,实时了解供需情况 ;
2)运行模式多种可选,为微网稳定供能提供保障 ;
3)远程一键控制,为建筑能源平衡起到调节作用 ;
4)建筑零碳运行典范,为单体建筑起到示范效应;

结束语

零碳建筑代表了可持续建筑的未来,是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步骤。方融科技将会继续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宏大社会发展方向中,贡献更多能碳智慧管理的力量。
方融科技团队作为在电网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老兵,基于ieCloud智慧能碳数字底座云平台,可以为能源服务商、各级政府、产业园区、企业集团等各类型客户,并提供一系列能碳运行管理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1、城市双碳管理平台,为各级政府提供覆盖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林业及居民的6大领域的双碳治理数字化管理工具,通过碳账户基础应用、用能预算化、碳账户金融、碳足迹在线核算、碳双控等功能产品,为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科学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及预算分配机制,为城市级双碳目标落地提供路径和样本。

2、产业园区双碳智治平台,帮助园区管理方实现园区精准双碳治理,积极开展绿色双碳服务,实现碳能数据、园区业务和能碳服务三流协同,谋划促进园区企业低碳减排、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方法,促进政企共谋共建智慧低碳园区,合作提升园区能效水平,共同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3、企业集团智慧能碳管理平台,从用能安全保障、能碳分级监测、能效对标考核、用能成本管控、节能措施执行、绿能储能调控等6个方面,助力集团+生产基地实现保安全、提能效、降成本、减碳排的管理目标。集团收益:汇聚集团能碳关键指标,分析集团能耗碳排结构;核算成员企业碳排家底,跟踪各区域碳资产配额;发掘光伏发电减碳潜力,助力碳资产交易决策。生产基地收益:构建能碳分级监测体系,能碳家底一目了然;分类核算能效碳效对标,发掘节能降碳潜力;监测节能技改项目成效,助力低碳创建转型。

4、办公园区低碳管理平台,通过对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的全面监控,最大化提高办公园区屋顶光伏、光储充电站等清洁能源的自用率;同时,通过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路灯系统等节能改造项目的持续监测,利用微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帮助园区实现“绿色供电、节能低碳、智慧管控”的管理目标。

5、综合能源服务管理平台帮助能源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智慧用能服务,通过运营驾驶舱、运行监控、智能运维、能效管理、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管理、计费管理等应用功能,大幅提升能源服务商的运维服务水平和智慧能源管理水平,并有效增加服务商和用户之间的综合业务粘性。

6、光伏监控运维管理平台帮助光伏投资运营商提供同时满足集团侧和电站侧两个层级的光伏站管理,通过运营驾驶舱、监控中心、清洁度分析、健康度分析、发电报表、运维值班等模块,迅速掌握组件运行工况,全流程监管运维工作,保障光伏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

7、配电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是一款面向配电专变用户提供智能化运维管理的工具。通过在配电房安装智能采集表计、传感器及通信设备,将各种电气信号、运行参数和环境数据传送到平台,通过WEB系统+移动APP,对用户配电房进行远程、集中、实时监控,实现配电房的“无人值守、少人值班”,极大地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行安全。

8、源网荷储用一体化管控平台源网荷储用一体化管控平台,具备智能寻优、局域电网仿真、区块链交易、智能诊断预警、多元储能混合能量管理、综合服务APP等功能,实现对能源系统的一体化调控、仿真、交易辅助,实现本地区“源网荷储用”综合能源体系的高效运营。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率的电网安全问题、减少电网改造投资;提升用电高峰期电力保供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减少购电投资,降低用能成本。促进本地区的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9、供热企业综合能源生产运营数智管理平台以调度一张图、资产全生命、客户全方位、建设运营全过程、决策智能化为路线总纲,配合世界领先的自研分钟级分户热计量采集设备,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从调度运行到建设运营,从数据全汇集到流程全贯通,为供热企业打造一套内嵌交互式AI辅助供热调度策略引擎(CHAT-HDA)以及数十套人工智能驱动的换热站智能控制策略的供热平台,实现真正的按需供热,节能增效和全网平衡。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01

展望未来,方融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助力我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

2022-04-11

2974 次浏览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02

展望未来,方融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助力我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

2022-04-11

2974 次浏览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03

展望未来,方融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助力我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

2022-04-11

2974 次浏览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04

展望未来,方融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助力我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

2974 次浏览

2022-04-11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05

展望未来,方融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助力我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

2022-04-11

2974 次浏览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06

展望未来,方融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助力我国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

2974 次浏览

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