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改革全力提速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包括智能风电场、智能光伏电站等设施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的持续涌入,让“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迎来了“风口”。
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同时,将采取分阶段试点及推广应用等方式,“在2016-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
“中国对能源互联网的定义是非常开放和多模式的,能源互联网就是实现能源系统全部的数字化、信息化和互联化。”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表示,目前上海在研究的能源互联网还包括开放给企业的平台、城市综合智慧能源供应服务系统、设备层和大电器、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以及国网上海电网智能微网融合项目。集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方融科技等多方合作力量,上海智慧能源互联网产业联盟将打造协作共赢的产业平台,促进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发展。
图为方融科技创始人及董事长蒋晔先生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作为产业联盟的秘书长,方融科技创始人蒋晔认为,随着电改释放出改革红利,原来集中在国家内网体系里的售电业务将逐步打开,成为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也为能源互联网兴起打下了技术基础。